欢迎阅读《湖南师大报》 - 湖南师范大学

返回首页   第1583期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当前版面:《湖南师大报》
刘少军:让大家吃上更多好鱼
查看:187   

本报讯(记者 蔡颂 梁艳芳 汤陈宸)112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我校刘少军教授当选。他致力于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在鱼类远缘杂交研究领域的理论-技术-产品方面做出了系统创新成绩,为我国水产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刘少军的当选,成就了湖南科学家中第一对“父子双院士”,他的父亲刘筠,毕生从事鱼类及水生经济动物的生殖生理和人工繁殖及育种的研究,是著名的“鱼院士”。

刘少军目前担任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以淡水鱼类命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他自称“科研渔夫”,培育出一种又一种优质鱼类,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为“让大家吃好鱼”做出了突出贡献。

坚守初心,执着追梦

刘少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科研、教学任务十分繁重的前提下,每一次党员学习活动、每一次民主生活会都准时到场,扎实参与。他珍惜改革开放带来的大好局面,经常告诫学生,要珍惜学习和科研的机会,踏踏实实,努力工作以达成自己的奋斗目标,更为实现美好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为我国鱼类遗传育种和健康养殖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研制一批优良鱼类品种;推动实现湖南千亿渔业产值目标,促进湖南乃至全国现代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刘少军教授的初心,也是他带领团队追寻的梦想。为了这份初心和梦想,他用30年的观察、思考、实验,一点点敲开世界对鱼类远缘杂交不可育的坚冰,带领团队研制的湘云鲫2号、杂交翘嘴鲂、鳊鲴杂交鱼、合方鲫,获得了国家级水产新品种证书,“游”进了老百姓的餐桌。刘少军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获得了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南光召科技奖和湖南省先进工作者等奖励;主持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3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获国家发明专利25项;撰写了《鱼类远缘杂交》专著;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Genome ResearchPNA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

脚踏实地,探索创新

“以前做鱼类研究是为了攻克‘吃鱼难’问题,现在要解决的是如何才能‘吃好鱼’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刘少军就已经着手研究鱼类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倍性操作了。对刘少军和他的团队来说,每一个新型鱼类的出现都像是一场奇迹。他们在选择远缘杂交研究亲本时,往往以鲫鱼、鲤鱼、团头鲂(俗称鳊鱼)、鲌鱼、草鱼等非常普遍的经济鱼类为主。这些鱼更容易出现在人们的食物谱系里,刘少军希望能够从这些“亲民”鱼种中取得更大的突破,让人们吃到更多更好的鱼。

远缘杂交可以使不同物种的基因组组合在一起,导致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都发生改变。“因为生殖隔离的存在,自然界中,除非极端环境下,一般两个不同物种的鱼类不会自然杂交。因此只能创造特殊环境,让它们交配。”在低概率的情况下,一年能做一两个鱼类远缘杂交组合就很不容易了。刘少军带领团队一直坚持从事鱼类远缘杂交研究,就这样数十年如一日,他们完成了一系列远缘杂交组合的系统研究,获得了一批具有存活后代的杂交组合。通过长期的系统研究,揭示了淡水鱼类远缘杂交的主要遗传和繁殖规律,为鱼类远缘杂交育种关键技术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这些规律的得出完全依靠一个一个实验数据的积累和归纳分析而获得,教科书中找不到可借鉴和模仿的例子。”刘少军每每以此来鼓励大家勇于创新。

遗传学中的经典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为历代生物学家的“宝典”,但这一“宝典”在面对远缘杂交育种时却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探索出鱼类远缘杂交规律,可以填补在这方面的空白,对整个杂交规律的探索具有重要贡献。秉承 “脚踏实地,探索创新”的精神,刘少军带领团队在揭示淡水鱼类远缘杂交的主要遗传和繁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于鱼类远缘杂交和近缘杂交的一步法和多步法共性育种关键技术,利用该技术研制了一批可代代相传的四倍体鱼品系和二倍体鱼品系,丰富了鱼类种质资源;创制了一批在生产上有重大应用价值的优质三倍体和二倍体鱼类,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言传身教,立德树人

刘少军30年来坚持在教学一线,鱼塘就是他的课堂。他主持培养毕业了25名博士和73名硕士,为我国水产研究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下转第二版)



分享到:
    
回到顶部 
湖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3341次访问,全刊已有2994911次访问